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国内税收的重复征税问题及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安 《统计与决策》2007,(20):129-131
重复征税对投资消费生产流通有重大的负面影响,既影响税收公平也影响税收效率。重复征税依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非规范性重复征税、税制性重复征税、法律性重复征税和经济性重复征税四大类。我国目前税制中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房地产税在以上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复征税问题,改革需按税制从这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失业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针对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发展中国家采取了多种财政经济措施以缓解就业压力。发展中国家促进就业的做法及经验,对于我国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必须通过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大力促进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供给进行必要的调控、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等途径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3.
战国时期,周代典型的宗法等级伦理秩序解体.韩非认为,在"争于气力"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以法代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充分发挥法"一民之轨"的伦理功能,重建伦理秩序.他从三个方面对法的伦理意义进行了论述作为"刑罚"的法可以惩恶扬善,是道德教化有力的辅助工具;作为"公仪"的法是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人们行为的准绳;作为"法治"的法,是实现政治伦理道德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近五十年来学术界关于韩非念伦理思想研究成果的综述。学者们对韩非伦理思想的认识存在很大分岐。在人性论上有人性恶、人性自私、人性自然三种观点,在道德观上有非道德主义、道德无用论、后天道德论三种看法,在德法关系上有以法代德、法主德辅、德治一致三种认识。另外,还介绍了学者们对韩非公私观、仁义观的研究观点。  相似文献   
5.
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农民是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不可或缺的主体,农民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反映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新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呈现出参政意识差异大、制度化参与不均衡、参政动机多元化等特点。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效度都有待进一步拓展。从村民自治实践来看,增强物质基础、拓展制度供给、创新政治文化、构建社会组织是保障农民政治参与有效实现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6.
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社区建设的关键是在社区定性与定位准确的前提下,找到符合国情切实有效的治理机制。“两委一站”的治理模式作为社区治理模式的新探索,在一些地方的试点中取得了以往所没有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值得关注。借鉴与实践将在未来的探索中成为社区治理机制由发展逐渐演进成熟的现实走势。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型财经类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财经类专业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为此,准确定位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以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财经类人才,就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高校财经类专业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执行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府执行力的生长机理出发,提出地方政府执行力的评价体系及计算公式.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推算过程,分别对地方政府执行力评价体系中的各相关指标的权重数赋值,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的信度检验方法和效度检验方法对本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的重要品质,本文针对高校道德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在观念上和实施途径上探寻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美好生活作为人所达到的幸福状态,必然是促进人性发展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选择了“社会人”路径,个体被淹没于“单位”和“集体”中,人的社会性被突显而自然属性被压抑,美好生活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选择了“经济人”路径,个体被突显出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多地是基于物质的富裕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得以复归;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着更为多元的需要,并在党的领导下,努力探寻促进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更好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